Thursday, September 6, 2007

News: (東方日報)雙溪毛糯麻風病院功成身退?

-6th Sep 2007
雙溪毛糯麻風病院裡,社區監獄雖有重要象征意義,但由于早已被廢棄,于是成了拆除行動首個目標。圍牆已倒,屋瓦沒了,拄著拐仗的病患居民慨嘆何時會拆到他的家?圖片右上角可隱約看到推倒建築物的「怪手」。 -詹華祥-

從肩責重任.到回歸平淡

1923 白人醫生特拉維斯在新加坡的熱帶醫學大會上,提出以開明政策創造一個「近乎自供自足的社區」,以改善麻風病患生活條件。

1930 西院和東院建竣,雙溪毛糯麻風病院于8月15日正式成立,成為當時英殖民共和聯邦國家最大、設施最先進的麻風療養院和研究中心。

1935 發行只限院內流通的紙鈔,檢驗紙鈔會否傳染疾病,直至1938年停止發行。

1936 配合病患人數日益增加趨勢,最后階段的中院部分工程展開,以增加更多房屋。

1946 第一個有效治療藥物Dapsone(DDS,氨苯(石風))開始投入治療麻風病。

1948 在雙溪毛糯院內初步發現麻風桿菌已變種,開始對Dapsone產生抗藥性。

1964 該院與英國倫敦的醫藥研究院合作,使用試驗老鼠經過1年研究后,在該院發現有抗藥性的3名病人,證實了對Dapsone的抗藥性。

1969 百年歷史的檳城木蔻山麻風病集中營的315名病患,大規模遷移至雙溪毛糯,前者于較后關閉。

1976 發現首宗原始耐藥。雙溪毛糯的動物之家被用來進行腳墊調查,這是第一次在亞洲進行。

1981 雙溪毛糯麻風病院與英國醫藥研究院的14年合作計劃,共在多份醫藥和科學刊物發表了約百份研究報告。

1981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使用Dapsone、Rifampicin和Clofazimine 3種藥物組成的聯合化療,成功解決麻風桿菌對單一藥物治療的抗藥性。麻風病變得容易治愈,病患人數開始劇跌。

面對拆除命運

2007

7月10日本地古跡研究學者林永隆以個人名義,致函文化、藝術及文物部、衛生部、雪州衛生局及高教部等單位,要求整體保留雙溪毛糯麻風病院為古跡,並說明其保存價值。較后衛生部長宣佈成立跨部門委員會研究。

7月22日古跡保護機構執行主任伊麗莎白卡多薩在《新海峽時報》發表「There's Hope for The Valleyof Hope」。

8月12日隆雪華堂青年團率團前往該院進行實地考察。8月13日瑪拉工藝大學承包商首度展開拆除工作,東院監獄成為首個下手目標,導致病人和學者不滿和擔憂。

9月3日該院3度遭承包商強行拆除后,文化部動用2005年保護法令第27條停工令,及第33條文暫時保護法令,對漠視停工指示的承包商發出最嚴厲警告。法令有效期限90天。

從與世隔絕到開放

這個特別功能社區成立于英殖民時代的1930年8月15日,當時被稱為The FederalLeper Settlement at Sungai Buloh,1965年改名為雙溪毛糯麻風病院。

它在1 9 6 9年被我國政府重新命名為「國家麻風病控制中心」(Pusat Kawalan KustaNegara)。

整個病院社區佔地562英畝,分為西院、東院及中院3個部分。最早的西院于1929年建竣,由病房和行政區組成,該病房是專門安置失明、殘障等情況嚴重的病患。

東院于1930年建成,主要是讓已痊愈或情況不嚴重的病患居住的場所,中心地帶集中了民眾會堂、學校、福利機構、宗教場所及市集等建築物,供居住的小屋則圍繞中心地帶而建。

中院是1936年興建,主要為配合當時病患居民人數劇增的需要,而興建更多房屋。

整個病院社區處在森林和山區等天然屏障內,與世隔絕的環境,早期要從外界出入該院須經過特別通行,后來才隨著當地交通設備的發展與時代改變,開放讓外人自由出入。

但迄今真正被允許在社區內居住的,主要還是麻風病患或其家屬。

希望之谷:兼顧病患生心理

雙溪毛糯麻風病院興建于1930年,是當時英殖民和共和聯邦國家中最大、最現代化的麻風病療養院,佔地562英畝的病院社區,涵蓋了醫院、病患住所、小鎮、農場及森林區。

古跡研究兼現代建築學者林永隆向《東方日報》說,該病院社區的設計概念來自白人醫生特拉維斯,從該院區如今的保留情況,還能從中發現它每個部分都經過周詳計劃來興建,堪稱為「偉大傑作」。

所謂周詳設計,包括選擇了雙溪毛糯這個策略性地點、兼顧了病患在生理和心理層面的需求,以及當地每間建築物的存在與規劃,都有其深意和作用,帶出的教育意義尤其值得讓后世更進一步研究。

由于這座病院社區讓許多麻風病患從此重獲新生,它也被稱為「希望之谷」。

林永隆說,雙溪毛糯麻風病院成立前,當時馬來亞半島也有其他麻風病患收容所,用以將病患從人類社會隔離在收容所內。「但,這些收容所的設施及治療都不理想,導致病患無比的痛苦,甚至須長期依靠吸食鴉片麻醉自己才能過活。」


從事種植活動 病患經濟來源-6th Sep 2007

隨著麻風病治療的突破,如今在大馬就算感染了麻風病,也能在簡單的療程下得到治愈。


若說起雙溪毛糯麻風病院, 或許還有許多人不認識它,但是,若說起雙溪毛糯的著名售賣盆栽、草皮及橘子等植物的地方,相信很多人都不會陌生。

這個靠近雙溪毛糯醫院的著名植物買賣地點,正是在雙溪毛糯麻風病院社區內。

每間小屋四周,都保留了土地的設計特質,在超過70年前這裡設立麻風病院時,它的社區規劃模式,就是特別顧及麻風病患的心理和生理層面的需要而設計,讓在這里居住的居民能從事種植活動。

在病院社區已開放的今天,種植行業也成了病患居民的主要經濟活動,瑪拉工藝大學的發展計劃,導致在東院居住的40多名病患居民受到最直接影響,因為投入畢生心血的種植和居住多年的環境,即將因而讓路搬遷。

社區五臟俱全 病患自治管理-6th Sep 2007

雙溪毛糯麻風病院曾是一個自給自足、沒有藩籬、沒有圍牆的社區, 也是病患離鄉背井后的家園,在1935年時還一度發行只限在院內流通的紙鈔,長達3年。


社區裡具備的各種設施,包括宗教場所、福利機構及公共設施等,成功讓病患能自治管理,並在健全環境下生活,多元種族共存的和諧社會,也在這里獲得實現。

設施失修

無論如何,病患人數逐年減少的趨勢,導致如今許多小屋出現空置,許多具備各種功能的公共設施因而荒廢,在年久失修情況下變得陳舊不堪。

原有功能逐漸消退,讓失色的雙溪毛糯麻風病院,需要找到重新定位的價值。

民間學者努力讓該院的保存價值浮上台面之際,瑪拉工藝大學的發展計劃是否有辦法與文化遺產的保留並存?應該是值得當局參考方案,但近期的事態發展似乎不樂觀。


Source: 東方日報

1 comment:

Readr said...

Thanks foor posting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