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October 22, 2007
双溪毛糯麻风病院参议会的文告
在未谈妥搬迁问题之前,停止继续拆除东院建筑屋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主要是参议会准备呈交信件给文化部,高等教育部,卫生部等代表双溪毛糯麻风病院病人发表我们的声音:
1〕背景
我们双溪毛糯麻风病院参议会将代表麻风病人向您们表达我们的心声及诉求。
我们是一群居住在双溪毛糯麻风病院的病人,自患病以来,就来到这个地方。
我们当中,大部分都已年过半百,自住进毛糯院以后就再也没有离开过这个地方。
在以前,麻风病就像是一个瘟疫,得了麻风病就好像变成怪物一样,社会里的人都把我们当成妖怪来看。 所以,当知道自己患上麻风病时,这对当时的我们来说都是个重大的打击。 很多人都害怕接近我们,我们的家人也承受很大的压力,我们的生命就好像是面对世界末日一样。
当世界开始遗弃我们,当身边的朋友开始远离我们,我们很庆幸地来到这个特地为麻风病人而建的双溪毛糯麻风病院。 毛糯院就像是我们的天堂。在这里,我们都是病人,我们再也不用面对社会异样的眼光,我们得到身为人应该得到的基本尊重,我们开始了属于自己的新生活。
我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房子,我们可以自己种花种草,我们得到医疗的照顾,我们开始认识身边的麻风病友,我们自供自足,我们都以为可以在这里安享晚年。因为除了这里,我们也没有其他地方可去,这里是陪伴我们坚强面对生命,给予我们最多温暖的家园。
2〕请尊重我们的生活居住权利
但是,今年七月,因为要盖玛拉医学院(UITM),我们得知我们需要搬离自己住的地方。
我们感到不知所措,我们不想要搬迁,可是又不知道可以怎么做。我们从来没有想过会有被逼搬迁的一天,我们以为能在这个自己已经住了几十年的地方渡过余生。
目前,在还没有谈妥要不要搬,搬去哪里,赔偿多少的情况下,发展商已经开始强硬动工拆房子了。我们的家园已经变得面目全非,我们感到非常的难过。
依据1948年「世界人权宣言」第25条中列出了人人的房屋及生活居住权是被所保障的。
“人人有权享受力维持他本人和家属的健康和福利所需的生活水准,包括食物、衣着、住房、医疗和必要的社会服务”
国家宪法第五条所指的“生活”相当地广泛,这其中就包括了人有生活居住的基本权益。
国家宪法第13条也说明:
1〕 个人财产不能被剥夺,除了依据法律。
2〕 任何法律条文都不能强制性索取或使用他人的财物,除非得到合理的赔偿。
现在,我们的房屋和生活居住权已经被剥夺了。我们从来没有想过会因为发展的洪流,以及玛拉医学院的草率处理而遭受被逼搬迁的命运。因为这样的逼迁,我们的家园已经被破坏,花圃的生意也深受影响。
我们要再一次强调,我们拥有居住在双溪毛糯麻风病院的权利,我们已经住在这里几十年了。我们要求政府根据国家宪法及世界人权标准,承认及尊重我们的生活居住权。
3〕我们的诉求
因此,我们决定不再沉默,我们希望让政府听一听我们的真心话,让大家了解麻风病人被逼迁的感受。我们希望政府马上停止拆除东院房屋,而且接下来的协商洽谈工作必须是在没有压力下的情况进行。
我们认为政府应该给予我们一个合理的解释,并针对以下我们所列出的四个诉求作出正面回应。
1.保障我们生活居住的权利,不会再遭受第二次的逼迁
从以前到现在,我们拥有生活居住的权力,也被政府承诺能得到良好的照顾。就因如此,我们都认为这里是我们永远的家园。
东院的破坏已经打破政府承诺我们的“合理期待”,打击了我们对政府的信心。现在我们感到十分的担忧和害怕,因为我们不知道我们居住的家园几时会在发展的洪流中继续消失,而我们又再面对被迫搬迁的命运。
我们都是年过半百的老人,希望有关当局能给于我们书面的回答,声明这一次将是我们最后一次搬迁。我们不是东西,我们也有人权,一次的搬迁对我们来说已经是重大的打击,我们不想在有生之年面对接二连三的搬迁。我们希望得到基本的尊重。
2.解决赔偿问题
我们要求玛拉医学院和参议会见面讨论有关赔偿的问题。参议会将组织一个由院长 (Dr Jasmeet Singh),委派律师,建筑师及参议会代表所组成的成员来进行谈判工作。这是为了确保所有的赔偿及重新建造能够满足麻风病人们在社交,经济及文化上的需求。
3. 中院重整计划
据东院的住所以及社区已经被马拉医学院的发展计划所摧毁,在此恳求有关政府能够提出中院重整计划以便修复中院里所荒废了的建筑物以至达到重整我们生活上应有的社交,文化与经济。
4.将麻风病院列为国家文化遗产
迎合文化部以及国家文化政策,我们希望政府能采取主动以保护和修复已有80年历史的文化遗产。麻风病院并非只是重要于麻风病的历史记载,它也是国际组织UNESCO所承认对于人类世纪历史拥有尚高的遗产价值。
参议会希望政府及各部门认真看待我们的诉求,我们虽然是病人,但病人也有捍卫自己生活居住的权力。我们非常愿意和政府对话及讨论。
参议会将继续和所有病人站在一起,继续捍卫病人的生活居住权力,继续争取更合理的赔偿,让病人能生活得更有尊严。
谢谢。
李初成 谨启
参议会代主席
(當今大馬)毛糯麻风院参议会致函五造 促先安顿居民停拆东院建筑
杨凯斌 07年10月21日 下午5:15 轉載自當今大馬 |
|
(獨立新聞在線)麻风病院居民明致函各部门 促未有合理赔偿前停止拆院
| ||
| ||
|
(光華日報)发展商未赔偿拆除东院 麻风病院提4诉求

(吉隆坡21日讯)双溪毛糯麻风病院参议会今日要求有关发展商,在未谈妥搬迁赔偿或安顿问题之前,停止继续拆除东院建筑物。
双溪毛糯麻风病院参议会预计将在明日致函予文化部、高等教育部、卫生部、雪州卫生总监以及玛拉工艺大学(UITM)发展商等,要求有关单位关注麻风病人所面对的问题,以及尽快解决搬迁赔偿、安顿家园等事件。
同时也提出了4项诉求,包括(1)保障麻风病患生活居住的权利,不会再遭受第二次的逼迁;(2)解决赔偿问题;(3)中院重整计划,以及(4)将麻风病院列为国家文化遗产。
李初成:种花卖花养活自己
参议会代主席李初成表示,双溪毛糯麻风病院是麻风病患者的天堂,大多数都在这里住了很多年,并在这里靠种花、卖花养活自己,但却因为玛拉工艺大学兴建医学院的事情,让他们失去了美丽的家园。
他说,该医学院发展商只是在口头上答应赔偿及安顿家园,但在多日以来,不但没有谈妥或给予赔偿费用,发展商更继续拆除东院一些没有人居住的房子,造成病患者的起居不便。
发展商赔偿无下文
“我们双方早在10月10日时已见面,当时对方表示会给予合理的赔偿及安排住所,不过至今依然没有下文。而在东院拥有约112间的房屋,除了尚有病患居住的约44间房屋外,其余的已经被拆除得七七八八。”
李初成今日是在双溪毛糯麻风病院民众会堂召开记者会时,这样表示。出席者还包括病患冼滔贤、杨娘金、蔡银,许庚新、陈兴、梁志君、抢救希望之谷支援小组负责人庄白绮、古迹研究者林永隆等等。
他希望,有关发展商能马上停止拆除东院房屋,并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协商洽谈搬迁赔偿事情。他更希望,有关的赔偿问题,可以尽快解决,并让病患者获得合理的赔偿。
参议会组谈判委会
他说,参议会也将要求和马拉工艺大学见面,以便讨论赔偿问题。参议会也将组织一个由院长、委派律师、建筑师以及参议会代表们所组成的成员,以便进行谈判工作。
“这些都是为了确保所有的赔偿及重新建造能够满足麻风病人在社交、经济及文化上的需求。”
另外,李初成也表示,由于搬迁造成麻风病患的生计问题,没有足够土地让他们种植花草,造成收入减少,因此,他希望有关单位也能给予关注。
举行花展促销花草
他指出,为了让促销麻风病患所种植的花草,参议会也将举行花展,吸引那些爱花者购买。他也呼吁爱花者能继续到该处购买花草。
他说,他希望有关发展有个完善的社区发展计划,以便全面照顾到病患者的起居方便,才不致于让病患失去家园。
庄白绮:谈妥赔偿才搬迁
抢救希望之谷支援小组负责人庄白绮表示,麻风病院内的病患并不是不愿意搬迁,只是必须在谈妥赔偿费用以及安顿家园、花圃的问题后,才会搬迁至中院,才能继续种植花草,养活自己。
她说,根据1948年“世界人权宣言”中的第25条中列出了人人的房屋及生活居住权是被保障的。与此同时,国家宪法第5条所指的“生活”相当广泛,也包括了人有生活居住的基本权益。
她表示,在国家宪法第13条也说明,个人财产不能被剥夺,除了依据法律,以及任何法律条文都不能强制性索取或使用他人的财务,除非得到合理的赔偿。
“参议会及麻风病患们要求政府根据国家宪法及世界人权标准,承认及尊重他们的生活居住权。”她说。
蔡银:装修进度缓慢
住在东院的其中1名病患蔡银女士指出,虽然有关发展商表示将会整修中院的房屋,不过装修进度却是相当地缓慢,目前只是整修了3间房屋而已。
“若真的可以,我们也不想搬。我在这里(东院)已经住了很多年,当初也花了不少钱进行装修。现在若真的要搬,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不过希望可以尽快获得赔偿及安顿家园。”
冼滔贤:担心卫生安全
另1名同样住在东院的病患冼滔贤也表示,由于附近的空屋已经被拆除,除了会引起卫生问题之外,病患者也担心自身的安全。他希望,有关发展商除了能给予赔偿或搬迁费用之外,也能安排足够的土地,让病患能继续种植花草,解决生计问题。
杨娘金:政府应援手
病患杨娘金则说,有关发展商口头上答应要赔偿,却迟迟没有答复,已逼病患走上绝路,他希望,政府能伸出援手,协助以及关怀病患所面对的问题。
(星洲日報)盼談妥賠償才拆東院 44痲瘋病患要求棲身所
何房舍,不要讓居民活在恐懼、不健康及沒有保障的環境。”
4訴求呈政府各造
該院參議會是在“搶救希望之谷”支援小組的協助下,召開新聞發佈會時表示,該會也將把涵蓋4項訴求的信函,分別提呈給文化、藝術及文物部、高等教育部、衛生部、雪蘭莪教育局局長及瑪拉工藝大學,要求正視東院居民的心聲。
“參議會曾在本月10日,與發展商洽談,但至今仍沒有回覆。”
他強調,居民已經對東院的一草一木產生不可割捨的感情,以為能在東院里終老至死,他們擔心搬進中院,與現有約101戶居民共同生活后,將產生許多問題,包括新的房舍狹小,共用廁所浴室等。
“我們要的不止是賠償,我們希望能回到以前舒適的日子,能自供自給,靠自己的勞力賺錢,不是隨便給我們一個地方,有空屋就把人塞進去。”
麻瘋病院居民4訴求
麻風病院居民聯署提呈給各政府部門的訴求:
●保障居民生活居住的權利,不會再遭受第二次的逼遷;
●.解決賠償問題;
●中院重整計劃;
●將麻風病院列為國家文化遺產。
在院長賈斯密醫生鼓勵下,雙溪毛糯麻風病院患者在數十年前開始從事花卉種植,並以此賴以為生。隨著政府發展雙溪毛糯地段,公眾以為當地不再售買花卉,影響花農的生計。
李初成說,雙溪毛糯花農有意在12月舉辦花卉展,呼吁花卉愛好者到來選購花農辛苦栽培的花卉,包括農曆新年前上市的金桔樹。
他說,政府只是發展東院的一部份土地,麻風病院其它地方的花卉重植仍正常操作。
(新明日報)雙溪毛糯痲瘋院風波 參議會信件呈4部門 沒談妥賠償勿拆痲瘋院
參議會主席李初成週日(21日)在記者會上披露,他們將於週一(22日)把信件呈交給高教部、文化部、衛生部、雪蘭莪衛生總監、瑪拉醫學院發展商等,並提出4大訴求,希望政府儘快給予合理解釋。
自7月發展商拆除東院122間房屋建設瑪拉醫學院至今,當局未曾以書面通知居民有關搬遷及賠償事宜,惟發展商卻已著手拆除東院房屋,令尚居住在當地的44戶居民不知何去何從。
他指出,目前東院只剩下44間房子未被拆除,而發展商也曾口頭指示東院居民可在12月搬到新興建的中院,不過依目前的建設進度來看,似乎無法如期在12月竣工。而且,發展商拆掉四周圍的空房子後,居民猶如居住在工地實為不人道,而且被拆除的房子也容易引起蚊子滋生,引發瘧疾。
盼列為國家文化遺產
“目前在還沒有談妥要不要搬、搬去哪裡、賠償多少的情況下,發展商已經開始動工拆房子,這讓我們感到非常難過。”
此外,一些經營花圃的居民也擔憂一旦搬遷後不獲土地賠償,令他們的經濟來源深受影響。
李初成說,居民們在當地住了一段時日,遠離了社會人士的異樣眼光,在當地自給自足,早已將這裡視為本身的家園,而今他們不知道家園何時會被發展的洪流取代,擔心往後又必須面對另一次的搬遷。
他表示,發展商在10月10日第一次會議時,並沒有提及搬遷賠償金及花圃產業的問題,因此,他們要求瑪拉醫學院和參議會討論有關賠償金的問題,參議會將組織一個由院長、律師、建築師及參議會代表進行談判工作,以確保所有的賠償及重新建造能夠滿足痲瘋病人的社交、經濟及人文上的需求。
根據古蹟研究者林永隆指出,東院被摧毀的建築物除了112間房子,還包括10間公共浴室、1間菜市場、1間洗衣場及1間監獄。
居民也要求政府能夠提出中院重整計劃,以修復中院理所摧毀的建築物。另外,居民也希望政府能夠將已有80年歷史的痲瘋病院列為國家文化遺產。
勿草率安置居民
發展商應規劃社區
關愛希望之谷的居民希望發展商在安排他們搬遷前,應好好規劃一個新的社區,而不是草率地將他們安置在中院的房子了事。
居民陳興說,他們在當地住了幾十年,如今不只為痛失家園感到難過,還要擔心無法適應新環境而感到心裡不安。此外,他希望發展商在修復中院房子時,能夠考慮到病人的需要及方便問題。
“每個人都有人權,痲瘋病人也是,即便是大家都反對搬遷,也應有人權保障。”
居民冼滔賢說,由於他的花圃面積較大,院長已為他爭取到一小片的土地安置他的花卉,惟新地點距離他家很遠,加上大多顧客對新地點不熟悉而減少光顧,令他的生意額下降。
12月辦花卉展
經營花圃生意的居民楊娘金希望政府不要為了發展而忽略了花農的需求,斷了經濟來源等於將他們推向死亡之谷。
居民蔡銀聲稱,發展商還沒有安頓好居民及賠償土地給他們,就強硬逼居民搬遷,而從事小型花圃的她希望能獲得土地賠償,讓她繼續種菜種花,賺取生計。
花農阿都拉希望一旦搬遷後,花圃也可以一併搬到新地點,他表示設在路邊的花圃並未受搬遷影響,公眾還是可以到花圃購買植物。
參議會主席李初成表示,由於不少公眾都誤解重新建設後的雙溪毛糯不再賣花,因此他們或會在12月舉辦“我愛希望之谷”花卉展,藉以呼籲民眾重新光顧花圃。
4大訴求
1.保障居民生活居住的權利,不會再遭受第二次的逼遷
2.解決賠償問題
3.中院重整計劃
4.將痲瘋病院列為國家文化遺產 (光明日報•2007.10.21)
(中國報)麻風病院東院持續拆除 44戶居民未獲安頓
![]() |
麻風病院居民拉著的橫幅,由台灣樂生院製作;后者是一間因發展遭拆除的台灣麻風病院。 |
當地居民促請發展商,馬上停止拆屋工程,直至搬遷事務敲定為止。
麻風病院參議會代主席李初成指出,本月10日參議會與發展商首次開會,后者口頭承諾,將賠償居民,並安頓居民至中院居住。
“當時發展商說需與瑪拉工藝大學談論賠償事項,可惜迄今仍沒有下聞。”
不過,李初成拒絕透露,居民所要求的賠償數額,避免節外生枝。
同時,李初成說,發展商原說居民需在12月搬遷至中院,可惜目前為止,發展商才在中院裝修著3間小屋子,進展緩慢。
“以這種速度看來,不知可時才能完成44間小屋子,居民怎樣搬遷呢?”
他指出,東院共有112間小屋子,除了44間由居民居住外,其余皆是空屋;超過半數已被拆除。
他說,拆屋工程持續進行,留在當地的居民,被逼面對積水、蚊蟲滋生等問題,長期下去,恐怕會爆發骨痛熱症。
李初成今日在新聞發佈會上,這么指出。
出席者包括搶救希望之谷支援小組負責人莊白綺、古跡研究學者林永隆及一群東院居民。
李初成也將提呈訴求信給有關政府單位,希望各造正視麻風病院居民面對的問題,人道立場處理此事。
另外,東院10間公共浴室、洗衣場、菜市場及監獄也將遭拆除。
要求政府正視心聲
居民提出4大訴求
![]() |
超過50間小屋子已被拆除,形同廢墟。 |
這份訴求信將呈交給高等教育部、文化藝術與文物部、衛生部、雪州衛生局及發展商。
麻風病院中院新屋
廁所設屋外不方便
麻風病院中院的新屋子,被居民批評過于窄狹,特別是廁所設在屋外,令行動不便者面對如廁困難!
發展商在中院裝修或興建的44間新屋子,依據過去的設計形式,把廁所建在屋外,每6戶居民共用數間廁所。
居民指出,他們居住在東院時,自行修葺把廁所建在屋內,可是中院的新屋子,廁所一律在外面。
“部分麻風病患不良于行,晚上如廁更是加倍困難。”
同時,居民也批評,新屋子週遭也沒有足夠空地,讓他們栽花種木。
誤以為停止售花
花圃生意額下降
外人誤以為麻風病院已停止售花,導致花圃生意額下降!
麻風病院參議會代主席李初成指出,最近生意減少,因許多人斷章取義,誤以為報章指出麻風病院已遭拆除及停止售花。
他說,被拆除的東院,花圃不多,而且是以批發為主。
“花圃集中在中院,因此拆除東院,沒有對鮮花產量造成影響。”
他希望大家繼續來這裡買花,避免居民遭受雙重打擊。
李初成也計劃在12月舉行花展,鼓勵大家來買花,特別是迎接明年農曆新年的到來。
難適應新環境
★陳興
我們在東院居住數十年,如今年過半百,很難適應新環境。
新屋子太窄,廁所又在外面,如廁很不方便。
我希望居民獲得合理賠償,畢竟這一次搬遷,對我們的心理及經濟是重大打擊。
安排土地種花
★冼滔賢
我在東院擁有一個花圃,以售花維生,不過受發展牽連,必須搬遷,所幸獲得院長同情,安排中院一塊土地,讓我在那裡繼續種花。
我希望發展商趕快修建中院的小屋子,因為我隔壁的空置屋子已被剷除,積水及蚊蟲滋生,很不衛生。
冀獲政府關懷
★楊良金
我不幸患上麻風病后,搬來這裡居住,豈料老年卻面對搬遷。
我希望政府同情、關懷我們,別讓希望之谷變成死亡之谷。
我在東院居住及經營花圃,約一畝土地,我希望在搬遷至中院后,也能獲配土地,繼續種花。
冀廁所建屋內
★蔡銀
搬遷問題遲遲未談妥,令我覺得很沒有保障。
我希望搬遷后,能擁有土地來繼續種花,而且我希望廁所建在屋內,否則如廁很不方便。
來源:中國報
Saturday, October 13, 2007
(中央社)青年樂生聯盟明赴馬國辦事處籲勿拆療養院
(中央社記者王鴻國台北縣二十七日電)青年樂生 聯盟在爭取保存樂生療養院時,曾獲國際力量聲援,在馬來西亞的毛糯療養院,與樂生院一樣同為集中收容漢生病(痲瘋病)患者的療養院,現在也面臨拆遷命運; 因此,青年樂生聯盟明天上午將率眾前往馬來西亞駐台辦事處聲援毛糯,籲馬國勿拆毛糯院。
青年樂生聯盟今晚表示,台灣的樂生療養院在政府長期互踢皮球推託責任下,保存方案既未與在地院民達成共識,應有的古蹟審議程序也遲遲沒有進展,眼看捷運局已將怪手駛進樂生院大門口,幾個相關的主管單位卻默不作聲,默許這些違法工程繼續進行。
在 馬來西亞,擁有七十七年歷史的雪蘭莪州雙溪毛糯療養院 (Sungai Buloh leprosy settlement),與樂生院同為集中收容漢生病(痲瘋病)患者的社區式療養院(leprosy settlement),卻因瑪拉工藝大學欲興建高層建築的校舍工程而面臨被拆遷的命運,毛糯院最早興建的「東院」已遭到拆除,部分院民被迫遷離他們生活 的大半輩子的家園。
青年樂生聯盟指出,他們對馬來西亞當局拆除毛糯療養院並迫遷一事,表達嚴重的抗議與高度關切,毛糯院不僅僅是這些居民的家園,同時也在國際痲瘋病史上扮演重要地位。誠懇呼籲馬來西亞政府,重新檢討此次草率決定,完整保留毛糯院,讓居民安心續住並永久維護這寶貴文化資產。
來源:中央社
(當今大馬)捍卫麻风病院是人权也是文化 希望之谷可借鉴台湾乐生经验
王德齐 07年10月12日 下午3:55 | ||||||
| ||||||
|
(當今大馬)警察强押入院,临老遭迫迁 乐生院麻风病患者命运坎坷
王德齐 07年10月12日 傍晚6:09 | ||||
| ||||
|
(獨立新聞在線)赞双溪毛糯病院环境优美 台湾学者学生冀完整保留
【本刊陈慧思撰述】“太漂亮了,比我们的乐生院还要漂亮!”台湾学者和学生赞颂我国双溪毛糯麻风病院的美,且发出了“完整保留毛糯院”的呼声。
积极参与台湾捍卫乐生疗养院保存运动的台湾学者丘延亮和一群台湾中原大学景观系的学生皆认为,双溪毛糯麻风病院是一个独特、舒服、优美的空间,应完整保留。
参观过双溪毛糯麻风病院的中原大学学生林牧村(左图)说:“真的很漂亮,真的很漂亮!”他与《独立新闻在线》分享他的感想时说:“看了之后很喜欢,觉得很棒、很美,想在那儿作素描,也想跟他们(院民)聊天。”
他还说:“那儿的人都很开朗、不封闭自己,有趣的是那儿的族群也很融合,感觉好棒。”林牧村的两名同学林俊明和施欣慧也说:“那儿空气很好,感觉是一个开放的空间,不像是一个疗养院,是舒服的社区,有村庄的感觉,人民也很和善。”
林牧村、林俊明、施欣慧等一行约十名来自台湾中原大学的学生目前在我国进行景观考察,其中一个考察景点是双溪毛糯麻风病院。参观了毛糯院之后,同学们皆赞叹毛糯院自然环境的优美,也都表达了完整保留毛糯院的想望。
可创造人文共享空间
丘延亮昨晚在隆雪华堂与出席者分享保留乐生院运动经验时表示,参与保留乐生院运动者非但为乐生疗养院的保留而斗争,也赋予该地生命力和创造力,令它成为一个活的古迹。
他指出,捍卫乐生者成立的乐生青年联盟每周皆在乐生办音乐会、文学营、舞蹈治疗、讲座会等活动,把台北郊外的乐生疗养院转换成一个人民发声的平台和各种形式创造的空间和媒介。
乐 生疗养院成立于日治时代的1929年(昭和四年),位于台北及新竹交界的迴龙地区,是台湾第一所麻风病院。根据“维基百科”的资料,1994年台湾卫生处 把乐生卖给台湾市政府捷运工程局,2003年捷运第一波拆除工程施工,次年台湾青年成立了“台湾乐生联盟”,2005年台湾社会又成立了“台湾保留自救 会”,结合乐生院民的力量展开了热烈的捍卫乐生运动。
据丘延亮(左图)透露,目前工程局已经拆除了七成院区,捍卫者要政府保留剩下的三成院区中的九成,可是政府只有意保留其中六成,民间和政府尚在斡旋中。
丘 延亮指出,乐生青年联盟“不是一个紧密的组织”,但其好处也在于此;正由于组织性不强,每个关心者都可以自由参与其中,施展所长。他说:“大家都觉得这是 一个开放性的空间,不需要开会、审查,可以自己想象、投身的地方,没有人要求你做什么,但是你做的每一样东西都是一个加分。”
他认为,我国的保留毛糯院运动也可以朝此方向努力,在捍卫古迹之余,在毛糯院创造一个人文共享空间。
丘延亮昨晚是在“抢救希望之谷支援小组”主办的“乐生与希望”交流会上发表上述言论。拥有芝加哥大学人类学系博士学位的丘延亮是台湾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兼前香港浸会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多年来积极参与台湾社会运动。交流会的主持人是“抢救希望之谷支援小组”成员庄白绮。
庄 白绮透露,目前“抢救希望之谷支援小组”正联合各个单位的力量,积极推行各类活动,努力把毛糯院营造成一个开放空间。继导览活动和中秋园游会之后,10月 28日隆雪华青也将在毛糯院举办第三届“健步重阳”家庭日,“支援小组”也计划在12月举办“我爱希望之谷嘉年华会”,以一系列的活动吸引公众参观和认识 毛糯院。
台湾病友同样意愿不一
副文化、艺术及文物部部长黄锦鸿日前向《独立新闻在线》证实,卫生部、教育部及文化、艺术与文物部三造已议决,仅保留双溪毛糯麻风病院部份“具有文物价值”的建筑物,不完整保留麻风病院。【点击:麻风病院不会完整保留 仅保留有文化价值建筑】
目前承建马拉工艺大学的发展商Tunas Selatan Consortium有限公司已连续两周在麻风病院东院的监狱和高地住宅区一带如火如荼地进行拆除工程。
在交流环节,新纪元学院媒体研究系讲师傅向红(右图)表达了她的担忧,即我国政府蛮横、不怕丢脸,可是另一方面民间社会也怕事,忌讳站到街头与政府对抗,加上毛糯院内部问题复杂、院民没有一致及强烈的保留意愿,保留毛糯院运动存在重重障碍。
丘延亮回应时指出,台湾乐生病友内部也有许多问题,保留意愿也非全然一致的,仍有病友只求赔偿,没有强烈的保留意愿。目前乐生院拆剩30%,可是每个有心人都在运动中得到启发和力量,乐生院也成了运动人士互相激荡和鼓励的地方,这也算是一种获得。
张集强也认同“开放性空间”的概念,他说:“古迹是一棵树,不同的人看到这棵树会想到不同的事情,有的人想到树干可以用来做家具,有的想在树下看书。”
他说:“古迹能给人能量,就算到最后古迹保存没希望了,它仍会保存在我们心里。”
來源:獨立新聞在線